曾几何时,国产伟哥“金戈”是绝对的市场宠儿,不管是药店还是线上牛金财富,无数人为之疯狂抢购,但是到了近两年,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。
2024年,广州医药的财报显示,其王牌产品“金戈”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销量仅为8785万片,相当于每天比2023年少卖3.6万片。
库存激增近50%,达到2420万片,足以支撑一个多季度的销售。
这不是白云山一家之困。
科伦药业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跌29.42%,净利润骤降43.07%;
泰恩康一季度净利润再降30.62%;拓新药业2024年营收腰斩,亏损1988万元。
曾经被药企热捧的“蓝色小药丸”,为何突然卖不动了?
2014年9月2日零点,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生产线彻夜轰鸣。
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刚过1分钟,首批国产伟哥“金戈”便涌向全国5万家药店。
每片34.5元的定价正好是原研药的1/3,充满了“人情世故”——贵了怕没用,便宜了怕丢人。
金戈的营销主打的是农村包围城市,小药店才是他们铺货的重点。
这种营销方式让金戈三年内成为了市场霸主,到了2018年市占率甚至超过了一半,将一众竞争对手打的节节败退。
91.32%的毛利率堪比茅台,每片成本不足1元的蓝色药丸,在药店终端售价高达48元。
谁也没想到,十年后的今天,这个蓝色神话正在崩塌。
在白云山2024年财报中,金戈销售额降至10.34亿元,较上年减少2.56亿元。
曾经宣称“中国ED患者1.4亿人”的常山药业,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.10%至2.59亿元。
金戈的困局并非偶然,而是多种原因交织所造成的结果。
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牛金财富。
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,国内已有91款不同规格与剂型的西地那非类药物获批上市。
扬子江药业、齐鲁制药、修正药业、海王生物等一众药企纷纷涌入。
价格战随之爆发。
2020年8月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现场,齐鲁制药举起“2.08元/片”的报价牌时,空气安静了2秒——这个价格比街边烤肠还便宜。
到2023年上半年,“千威”在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已接近万艾可的两倍。
连原研药万艾可也放下身段,在电商平台将50mg规格产品降至29.8元,降幅超50%。
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。
他达拉非、伐地那非、阿伐那非等抗ED药物凭借药效持久、安全性高迅速崛起。
其中他达拉非能维持36小时药效,且不受高脂饮食与饮酒影响,被称作“周末药”。
在厦门某三甲医院的泌尿科诊室,主任医师发现高端客户开始指定开这种新药。
数据显示,他达拉非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12%飙升至2023年的37%。
男性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。
全民健身热潮席卷全国,各地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
清晨公园里打太极、跳健身操的人群随处可见;夜晚城市绿道上跑步、骑行的身影络绎不绝。
在应对勃起功能障碍时,部分人优先选择运动、饮食调节等非药物方式改善身体机能。
比起市场竞争,更致命的是消费根基的松动。
在互联网医院ED问诊区牛金财富,32岁程序员小林留言:“每天加班到12点,哪有精力想这些?”
《中国80/90后性健康报告》显示,30岁以下群体每月性生活少于1次的比例达47%。
而金戈的核心客群——40岁以上男性的消费频次,正以每年5%的速度递减。
北大和复旦联合调查给出了更精确的数据:“95后”仅50%每周有性生活。
这种需求下滑正在重构整个抗ED药物市场的容量。
当“性萧条”撞上人口老龄化,那个看似庞大的1亿ED患者市场已成困局。
金戈的故事像是黑色喜剧:它教会了中国男人如何重振雄风,却没能教会自己如何挺过中年危机。
面对市场寒冬,药企展开艰难自救。
白云山的战略显得矛盾重重:2023年斥资3亿收购肺动脉高压适应症批文,试图将金戈包装成“救命药”。
另一边却在价格战中被迫推出9.9元/片的简装版。
同时,白云山推出抗早泄药物盐酸达泊西汀片,试图复制金戈的成功模式。
然而达泊西汀的“钱途”并不明朗。
部分患者反映增加剂量后效应并不明显,副作用却显著增加。
2021年,该药在院内院外销售总额仅2.4亿元。
常山药业则转向更火爆的减肥药赛道。
该公司苦心研究的GLP-1长效制剂艾本那肽已进入审评阶段,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。
2023年下半年至今,常山药业股价暴涨超777%,市值接近340亿。
然而其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仅378.26万元,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12.4亿元和2.49亿元。
仓库里堆积的金戈药盒上,Logo依然醒目。
只是没人能说清,曾经让中国男人重振雄风的蓝色小药丸,何时能让自己也“硬起来”。
当健康管理取代病耻感成为共识,当运动替代药丸成为首选,这个行业或许才迎来真正的成熟。
而996阴影下的中年男人,他们的“快乐”终将在何处安放?
这已远非一颗药丸能够回答的问题。
参考资料
1. 凤凰网财经:《神药滞销,谁偷走了中年男人的“快乐”?》
2.格隆汇:《从暴利91%到库存压顶:那颗让中国男人硬气的药,自己先软了》
3.羊城派:《金戈销量萎靡的背后是市场博弈,还是国人健康升级?》
4.中国消费者报:《国产伟哥产业发展迅速》
5.网易新闻:《净利润骤降46.27%,白云山瞄准新“伟哥”市场,就能起死回生吗?》
6.泡财经:《暴涨777%!300255,国产伟哥“大牛股”,又涨疯了!》
7.每日经济新闻:《男科药物市场十年:从国产伟哥破冰,打破进口垄断》
编辑:小可
作者:老A
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