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208年,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,罪名是“叛国谋逆”。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,在秦始皇统一六国、建立秦朝的过程中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李斯从参与统一大业的初期,到成为嬴政的亲信和助手通弘网,30年来几乎是秦国的“第二号人物”。然而,在嬴政死后不久,李斯因权力斗争被处决。他在临终前才明白了“兔死狗烹”的真正含义。正因如此,他才发出了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,俱出上蔡东门,逐狡兔,岂可得乎”的悲壮之言。然而,他的死,却是自作自受。李斯的死亡,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内部动荡,还使得大秦王朝迅速走向灭亡。李斯既是辅佐秦始皇创下伟业的栋梁之材,也是最终摧毁秦朝的罪魁祸首。
那么,李斯为何会被以“叛国谋逆”的罪名处决?他在秦始皇去世后,究竟做了些什么令人愤慨的事?
展开剩余82%嬴政的得力助手
李斯,楚国人,出生贫寒。年轻时,他曾在地方政府担任过小官职,负责文书工作。某天,他在粮仓中看到一只大肥鼠,悠闲地吃着粮食,根本不怕人。而在厕所里的老鼠却因生活在肮脏环境中,见人便“抱头鼠窜”。这一对比触动了李斯,他感叹命运的不同。李斯意识到,能否出人头地,关键在于身处的环境。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,离开家乡,赴齐国拜荀子为师,学习“帝王之术”。
在学习的过程中,李斯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。他认为,只有在秦国这样强大的国家,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。于是,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秦国。当他向荀子辞别时,他说:“最大的耻辱不是贫穷,而是卑微。一个人若长期身处卑贱的地位,却标榜自己与世无争,这样的行为不应是有志之人所为。”这些话反映出李斯一生的价值观,也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。
刚进入秦国,李斯便成为了吕不韦的门下,担任郎职。不久后,他终于有机会见到嬴政。看到嬴政志向远大通弘网,决心统一天下,李斯十分兴奋,马上向嬴政建议道:“成大事者,必抓住机遇。秦穆公虽然强盛,但未能吞并各国,是因为时机未到。如今,秦国强盛,大王贤能,正是灭六国的最佳时机,切勿错失。”李斯的话深深打动了嬴政,他很快就采纳了李斯的意见,并开始实施远大计划。
李斯的聪明才智,使得嬴政对他十分信任。李斯又提议采取离间各国的策略,通过收买六国的谋士,暗中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。对于那些接受贿赂的谋士,李斯送上重金;而那些不屑接受的,便派刺客暗中解决。李斯建议秦国先灭韩国,以此震慑其他国家。最终,秦国顺利吞并韩国,其他五国也因恐惧而不敢与秦为敌。
李斯因此获得了晋升,很快被封为长史,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客卿。然而,他的运气并不总是那么顺利。在事业正值上升期时,李斯却意外卷入了“郑国间谍案”。
权力斗争中的李斯
“郑国间谍案”源于韩国提出的修水渠建议,目的是削弱秦国的力量。然而,李斯虽然意识到韩国的动机不纯,但也深知修建郑国渠对秦国长远发展是有益的。问题在于,这一水利工程揭示了韩国的意图通弘网,引发了秦国朝中大臣对外来官员的不信任,特别是李斯这个曾经外来者。
当时,嬴政的年轻心智容易受到权臣的影响,导致他下达了驱逐外来人员的“逐客令”。李斯面临被逐出秦国的风险,然而他毫不气馁,马上上奏嬴政,列举历史上许多外来贤士为秦国所立下赫赫战功的事例。李斯的劝说让嬴政动容,最终废除了逐客令,这一举动让李斯得以继续留在秦国,并成为秦国最重要的大臣之一。
嬴政死后的权力纷争
公元前221年,嬴政统一六国后,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。李斯作为丞相,参与了制定统一后的政策,包括建立郡县制、统一文字、度量衡、货币等一系列举措,为后来的国家治理奠定了基础。但李斯也暴露出了他心狠手辣的一面,尤其在对待韩非的问题上。
当时,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华,向嬴政诬陷韩非,最终导致韩非被下狱并被迫自杀。此外,李斯还建议嬴政焚书坑儒,认为古籍的存在会动摇政权的根基,这一举措虽然加强了秦国的统治,但也埋下了后来的隐患。
公元前210年,嬴政去世,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。嬴政临终时留下了扶苏继位的遗诏,但赵高却意图篡权,决定将扶苏排除,而胡亥则是赵高的支持者。李斯,作为朝中权臣,也被赵高拉拢,参与了篡位的计划。
李斯与赵高合谋,通过伪造遗诏,使得胡亥成功登基。然而,胡亥继位后,迅速暴露出其荒淫无度、昏庸无能的一面。大臣们纷纷上奏劝谏,但胡亥并不理会,反而愈加专横。赵高更是趁机挑拨离间,令李斯与胡亥的关系逐渐恶化。
李斯的最终悲剧
胡亥即位后,李斯继续担任丞相,但他很快发现,胡亥并不信任他。赵高乘机挑拨,指责李斯没有尽职尽责,并使李斯与胡亥产生了严重的对立。一次,李斯上奏请停建阿房宫,但这让胡亥十分愤怒,认为李斯有意与自己作对。赵高则进一步利用这一时机,暗中制造李斯的罪行。
在赵高的设计下,李斯被指控谋反。经过严刑拷打,李斯终于承认了“通贼”的罪行,并上书请求宽恕。公元前208年,李斯被赵高和胡亥联合审判,最终被腰斩。李斯的死,标志着秦朝内部的彻底崩溃。
李斯的死不仅让秦朝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柱,也使得外地的军队失去了对秦国的信心。章邯、司马欣等秦国大臣纷纷投降刘邦,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。
可以说,李斯的悲剧,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,更是大秦帝国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如果李斯没有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,或许秦国的命运会有所不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